一、 专业简介
本方案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以下简称北航计算机学院)针对“双培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学生制定的。
本专业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践行“三全育人”要求,遵循学校“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培养方针,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科学型与工程型相结合”的宽口径人才,秉承“寓教于研”办学理念并依托学科优势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重视数学及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能力以及高水平人才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主要培养特点如下:
1) 学生前3个学年应在北航学习相应课程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第4学年应回学籍高校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
2) 重视核心能力培养。专业必修课分为基础理论、系统能力、软件能力、数据科学4大模块,普遍具有大课重课特性,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核心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 自主规划专业选修。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我规划和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的专业课程选修方案,鼓励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系统性学习。
4) 注重非技术能力培养。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增加课程思政要素。2~3年级设置连贯性的科技实践与成果表达训练环节,让学生建立工程伦理并了解技术、社会与自然三者间的作用关系,增强学生公民意识、责任感及思辨力,培养创新意识及有效表达能力,提高职业综合竞争力。
二、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 培养目标
以学校“培养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军领导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总目标为指导,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及担当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全球化视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提出和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计算机专业高水平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
1) 能就专业相关的工程问题,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法律、伦理等因素,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并管理项目的实施;
2) 能在职业发展中具有担当精神、行动力、感染力和领导力;
3) 能与国内外同行、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4) 能始终坚持学习和自我完善,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并具有对新兴技术与应用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系统、关键算法及应用程序,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文献调研、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选择与使用合理有效的技术、软硬件资源、软硬件开发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复杂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合理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个人见解等,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与工程管理能力、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本领域快速发展的能力;具有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三) 核心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图
毕业要求
主要专业必修课 |
1) 工程知识 |
2) 问题分析 |
3) 解决方案 |
4) 研究 |
5) 工具 |
6) 工程与社会 |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8) 职业规范 |
9) 个人与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管理 |
12) 终身学习 |
专业导论 |
导论 (信息类)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理论 |
离散结构 |
√ |
√ |
|
|
|
|
|
|
|
|
|
|
离散数学(2) |
√ |
√ |
|
|
|
|
|
|
|
|
|
|
系统能力 |
计算机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译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
√ |
√ |
√ |
√ |
|
|
|
|
√ |
|
√ |
软件能力 |
数据结构(信息类) |
√ |
√ |
√ |
√ |
√ |
|
|
|
|
√ |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软件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 科学 |
概率及模型 |
√ |
√ |
|
√ |
|
|
|
|
|
|
|
|
机器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学制、授予学位、最低学分框架表
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学生至少获得157.1学分才可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本专业的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如下。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
*注:1) 劳动教育课程要求:至少选修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及参加劳动月等活动,详见每学期劳动教育课程清单。
2) 创新创业课程要求:至少选修4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表。
四、 1-4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见EXCEL表格)
五、 核心课程先修逻辑关系图
六、 毕业生未来发展图
除了升学深造外,由于计算机专业社会需求广泛,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及发展可能。本培养方案仅给出部分可能的发展规划,具体内容参见表2。
表2 毕业生未来主要发展
主分类 |
次分类 |
描述 |
就业 |
IT企业 |
以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测试、系统维护为主。 |
非IT企业 |
以领域应用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为主。 |
自主创业 |
|
升学 |
国内深造 |
软件与理论方向。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软件所 |
体系结构方向。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国防系统研究所 |
计算机应用方向。大学、中科院相关院所、国防系统研究所 |
出国深造 |
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
七、 其他
1) 本方案是指导性方案,具体毕业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课程要求等均以实际执行计划为准。
2) 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解释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