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简介
本培养方案由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北京工业大学及北方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双培计划”学生联合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
本专业重视未来高水平人才所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强化数理知识及学科基础理论,遵循“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主旨,依托学校学院优势课程、实验教学基地、科学研究平台与师资队伍,注重系统级知识体系培养,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
二、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四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系统、整体构建育人体系,依托航空航天信息学科优势,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智能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国际学术前沿,围绕航空航天领域中遥测遥控、智能感知、卫星通信与导航等重要应用,培养传承“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的“空天报国”精神、服务国家发展和国防急需、具有解决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强的高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专业培养特点如下:
1.学生前3个学年在北航学习相应课程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第4学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或北方工业大学完成毕业设计。
2. 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学习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课程选修方案。
3. 前五个学期,以数理、通识及专业基础课程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专业基础以信息论、信号、通信与计算类课程为主进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强调研究型教学。
4. 后三个学期,以个性化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践为主。学院提供模块化的专业课程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强调在所选专业方向上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5. 注重人文素养培养。通过人文、经典、社科、科技文明等方面的通识课程,新生、名师及专业研讨课,以及导师制、书院制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其自由人格、提升思辨力与想象力,增强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6.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设置贯穿大学四年全周期的工程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
7. 注重表达能力培养。通过小班化研讨课程、探究性大作业、实验实践课程、综合创新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不仅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其在公众面前有效表达观点与思想的能力。
8. 注重国际化交流能力培养。要求选修暑期国际学校课程、国际优质的视频课程、MOOC课程以及学院开设的英文专业课程等,鼓励学生参与联合课程设计、交换学生计划及国外大学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9. 注重职业素养培养。通过研讨课、通识课、博雅课堂、专业导论等课程与讲座,导师制、走进实验室以及书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了解科技对于自然及社会的影响。
(二)毕业要求
A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通信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B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C 设计开发:具有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D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E 使用现代工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F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G 环境和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H 职业规范: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对航空航天的高度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I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J 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个人见解。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K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L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电子信息最新理论、技术及国际前沿动态。
三、 核心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图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
工程 知识 |
问题 分析 |
设计 开发 |
研究 能力 |
使用 工具 |
工程 社会 |
环境 发展 |
职业 规范 |
个人 和团队 |
沟通 |
项目 管理 |
终身 学习 |
电路分析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路(1) |
|
√ |
√ |
√ |
|
|
|
|
|
|
|
√ |
电磁场理论 |
|
√ |
|
|
|
|
|
|
|
|
|
√ |
信号与系统 |
√ |
√ |
|
|
|
|
|
|
|
|
|
|
微波技术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路(2) |
|
|
√ |
|
√ |
|
|
|
|
|
|
|
数字电路与系统 |
|
|
√ |
√ |
|
|
|
|
|
|
|
|
数字信号处理 |
|
|
|
√ |
√ |
|
|
|
|
|
|
|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
|
√ |
|
√ |
|
|
|
|
|
|
|
|
通信原理 |
|
√ |
√ |
|
√ |
|
|
|
|
|
|
|
信息论 |
|
√ |
|
√ |
|
|
|
|
|
|
|
|
自动控制原理 |
√ |
√ |
|
√ |
|
|
|
|
|
|
|
|
智能图像处理 |
√ |
√ |
|
√ |
√ |
|
|
|
|
|
|
|
FPGA基础 |
√ |
√ |
√ |
|
√ |
|
|
|
|
|
|
|
通信基础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学制、授予学位、最低学分框架表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同时学生至少获得169.6学分才可授予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本专业的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如下。
通信工程专业年级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表
课程模块 |
序列 |
课程类别 |
最低学分要求 |
1年级 |
2-3年级 |
4年级 |
I 基础课程 (57学分) |
A |
数理基础课 |
22 |
8.5 |
|
B |
工程基础课 |
9 |
11.5 |
|
C |
外语课 |
4 |
2 |
|
II通修课程 (45.6学分) |
D |
思政课 |
9.5 |
10 |
|
军理课 |
2 |
2 |
|
E |
体育课 |
1 |
2.5 |
|
H |
素质教育实践必修课 |
1 |
2 |
|
K |
素质教育理论必修课 |
0.9 |
3.2 |
|
F/G |
综合素养类 |
3.5 |
8 |
|
III专业课程 (67学分) |
I |
核心专业类 |
0 |
53.5 |
8 |
J |
一般专业类 |
0 |
5.5 |
|
小计 |
52.9 |
108.7 |
8 |
最低总学分 |
169.6 |
*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要求至少选修4学分。修读要求见《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
*全英文课程学分:要求至少选修2学分全英文课程(外语类课程除外)。
五、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详见excel表格。
六、 核心课程先修逻辑关系图
图2 核心课程先修逻辑关系
七、 毕业生未来发展图
除了升学深造外,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社会需求广泛,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及发展可能。本培养方案仅给出部分可能的发展规划,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毕业生未来主要发展
主分类 |
次分类 |
描述 |
就业 |
企业 |
通信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运营、管理 |
院所 |
通信工程相关学科的教育、科研等工作 |
国防 |
航空、航天、中电等 |
自主创业 |
|
升学 |
国内深造 |
大学、中科院相关院所、国防系统研究所 |
出国深造 |
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
八、其他
1) 本方案是指导性方案,具体毕业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课程要求等均以实际执行计划为准。
2) 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解释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